美國紀念斯隆—凱特琳癌癥中心近日意外發(fā)現,與乳腺癌和卵巢癌相關的兩個基因的突變,可能與晚期前列腺癌密切相關。這一發(fā)表在近期《細胞》期刊上的發(fā)現可帶來新的治療方法。
研究人員從150名前列腺癌晚期患者的腫瘤組織中提取DNA,分析后發(fā)現,約15%患者的BRCA1基因或BRCA2基因發(fā)生突變,另外5%患者的類似功能的基因產生畸變。此前的研究曾發(fā)現,在一小部分前列腺癌早期患者中,存在這種基因突變,但研究人員卻沒有料到在晚期患者中,該現象如此普遍。數據統(tǒng)計顯示,每年約有22萬美國人診斷出患有前列腺癌,其中一些患者zui終發(fā)生腫瘤轉移,死于前列腺癌的患者每年約3萬人。
這一新發(fā)現將為20%采用常規(guī)激素治療沒有效果的患者帶來福音。這些患者可以考慮采用聚腺苷二磷酸—核糖聚合酶(PARP)抑制劑,該藥現已被批準用于BRCA基因突變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療,此前尚未有人考慮利用該藥物治療前列腺癌。此外,順鉑化療也是一個選擇。
利用基因測序來治療癌癥又被稱為治療。治療目前正在改變許多癌癥患者的命運,如發(fā)現肺癌中被稱為EGFR(表皮生長因子受體)或ALK(間變性淋巴瘤激酶)致癌基因變異,醫(yī)生就會使用某些針對這些基因變異的特定藥物。
由于此前針對前列腺癌基因測序大都集中在早期,大多數患者直至發(fā)生腫瘤轉移,才會采取類似的治療手段,其結果差異非常大,限制了治療的作用。大量的臨床試驗表明, 利用療法可以成功地延長患者的生命,但對腫瘤活檢進行基因測序分析卻十分困難。腫瘤組織通常是來自前列腺本身,但由于患者通常在早期階段就摘除了前列腺,因此需要從骨頭、肝臟和淋巴結等處提取腫瘤進行活檢,而醫(yī)生和病人大多不情愿。
該研究表明,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應該進行分子分析,這樣有助于改善其治療方案。此外,該研究結果進一步證明, 有多種不同的癌癥均存在基因異常現象,因此利用與某特定基因突變相匹配的藥物進行治療,可能比使用僅針對某種惡性腫瘤的藥物更有療效。
研究稱,約89%的癌癥患者有基因異?,F象,而這些基因異變可能已有上市藥品或正在測試的藥物對其進行治療。因此研究人員認為,該發(fā)現更是具有非凡的意義。
請輸入賬號
請輸入密碼
以上信息由企業(yè)自行提供,信息內容的真實性、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(yè)負責,環(huán)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。
溫馨提示:為規(guī)避購買風險,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