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 歡迎來到環(huán)保在線! 登錄| 免費注冊| 產(chǎn)品展廳| 收藏商鋪|
當前位置:上海永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>>技術文章>>霉菌和酵母計數(shù)(征求意見稿)
1 范圍
本標準規(guī)定了食品中霉菌和酵母(moulds and yeasts)的計數(shù)方法。
本標準適用于各類食品中霉菌和酵母的計數(shù)。
2 設備和材料
除微生物實驗室常規(guī)滅菌及培養(yǎng)設備外,其他設備和材料如下:
2.1 培養(yǎng)箱:28 ℃±1 ℃。
2.2 拍擊式均質器及均質袋。
2.3 電子天平:感量0.1 g。
2.4 無菌錐形瓶:容量500 mL。
2.5 無菌吸管:1 mL(具0.01 mL刻度)、10 mL(具0.1 mL刻度)。
2.6 無菌試管: 18 mm×180 mm。
2.7 旋渦混合儀。
2.8 無菌平皿:直徑90 mm。
2.9 恒溫水浴箱:46 ℃±1 ℃。
2.10 顯微鏡:10×。
3 培養(yǎng)基和試劑
3.1 生理鹽水:見附錄A中A.1。
3.2 馬鈴薯葡萄糖瓊脂:見附錄A中A.2。
3.3 孟加拉紅瓊脂:見附錄A中A.3。
4 檢驗程序
5 操作步驟
5.1 樣品的稀釋
5.1.1 固體和半固體樣品:稱取25 g樣品,加入225 mL無菌稀釋液(水或生理鹽水),充分振搖,或用拍擊式均質器拍打2 min,制成1:10的樣品勻液。
5.1.2 液體樣品:以無菌吸管吸取25 mL樣品至盛有225 mL無菌稀釋液(水或生理鹽水)的錐形瓶(可在瓶內(nèi)預置適當數(shù)量的無菌玻璃珠)或無菌均質袋中,充分振搖或用拍擊式均質器拍打2 min,制成1:10的樣品勻液。
5.1.3 取1 mL 1:10樣品勻液注入含有9 mL無菌稀釋液的試管中,另換一支1 mL無菌吸管反復吹吸,或在旋渦混合儀上混勻,此液為1:100的樣品勻液。
5.1.4 按5.1.3操作程序,制備10倍遞增系列稀釋樣品勻液。每遞增稀釋一次,換用1支1 mL無菌吸管。
5.1.5 根據(jù)對樣品污染狀況的估計,選擇2個~3個適宜稀釋度的樣品勻液(液體樣品可包括原液),在進行10倍遞增稀釋的同時,每個稀釋度分別吸取1 mL樣品勻液于2個無菌平皿內(nèi)。同時分別取1 mL無菌稀釋液加入2個無菌平皿作空白對照。
5.1.6 及時將20 mL~25 mL冷卻至46 ℃的馬鈴薯葡萄糖瓊脂或孟加拉紅瓊脂(可放置于46 ℃±1 ℃恒溫水浴箱中保溫)傾注平皿,并轉動平皿使其混合均勻。置水平臺面待培養(yǎng)基*凝固。
5.2 培養(yǎng)
瓊脂凝固后,正置平板,置28 ℃±1 ℃培養(yǎng)箱中培養(yǎng),觀察并記錄,培養(yǎng)至第5 d的結果。
5.3 菌落計數(shù)
用肉眼觀察,必要時可用放大鏡或低倍鏡,記錄稀釋倍數(shù)和相應的霉菌和酵母菌落數(shù)。以菌落形成單位(colony-forming units,CFU)表示。
選取菌落數(shù)在10 CFU~150 CFU的平板,根據(jù)菌落形態(tài)分別計數(shù)霉菌和酵母。霉菌蔓延生長覆蓋整個平板的可記錄為菌落蔓延。
6 結果與報告
6.1 結果
6.1.1 計算同一稀釋度的兩個平板菌落數(shù)的平均值,再將平均值乘以相應稀釋倍數(shù)。
6.1.2 若有兩個稀釋度平板上菌落數(shù)均在10 CFU~150 CFU之間,則按照GB 4789.2的相應規(guī)定進行計算。
6.1.3 若所有平板上菌落數(shù)均大于150 CFU,則對稀釋度zui高的平板進行計數(shù),其他平板可記錄為多不可計,結果按平均菌落數(shù)乘以zui高稀釋倍數(shù)計算。
6.1.4 若所有平板上菌落數(shù)均小于10 CFU,則應按稀釋度zui低的平均菌落數(shù)乘以稀釋倍數(shù)計算。
6.1.5 若所有稀釋度(包括液體樣品原液)平板均無菌落生長,則以小于1乘以zui低稀釋倍數(shù)計算。
6.2 報告
6.2.1 菌落數(shù)按“四舍五入”原則修約。菌落數(shù)在10以內(nèi)時,采用一位有效數(shù)字報告;菌落數(shù)在10~100之間時,采用兩位有效數(shù)字報告。
6.2.2 菌落數(shù)大于或等于100時,前第3位數(shù)字采用“四舍五入”原則修約后,取前2位數(shù)字,后面用0代替位數(shù)來表示結果;也可用10的指數(shù)形式來表示,此時也按“四舍五入”原則修約,采用兩位有效數(shù)字。
6.2.3 若空白對照平板上有菌落出現(xiàn),則此次檢測結果無效。
6.2.4 稱重取樣以CFU/g為單位報告,體積取樣以CFU/mL為單位報告,報告或分別報告霉菌和/或酵母數(shù)。
附 錄A
培養(yǎng)基和試劑
A.1 生理鹽水
A.1.1 成分
氯化鈉 8.5 g
蒸餾水 1 000 mL
A.1.2 制法
氯化鈉加入1000 mL蒸餾水中,攪拌至*溶解,分裝后,121 ℃滅菌20 min,備用。
A.2 馬鈴薯葡萄糖瓊脂
A.2.1 成分
馬鈴薯(去皮切塊) 300 g
葡萄糖 20.0 g
瓊脂 20.0 g
* 0.1 g
蒸餾水 1 000 mL
A.2.2 制法
將馬鈴薯去皮切塊,加1000 mL蒸餾水,煮沸10 min~20 min。用紗布過濾,補加蒸餾水至1000 mL。加入葡萄糖和瓊脂,加熱溶解,分裝后,121 ℃滅菌20 min,備用。
A.3 孟加拉紅瓊脂
A.3.1 成分
蛋白胨 5.0 g
葡萄糖 10.0 g
磷酸二氫鉀 1.0 g
*(無水) 0.5 g
瓊脂 20.0 g
孟加拉紅 0.033 g
* 0.1 g
蒸餾水 1 000 mL
A.3.2 制法
上述各成分加入蒸餾水中,加熱溶解,補足蒸餾水至1 000 mL,分裝后,121℃滅菌20 min,避光保存?zhèn)溆谩?/p>
附 錄B
霉菌直接鏡檢計數(shù)法
常用的為郝氏(Howard)霉菌計測法,本方法適用于番茄醬罐頭、番茄汁。
B.1 設備和材料
B.1.1 折光儀。
B.1.2 顯微鏡。
B.1.3 郝氏計測玻片:具有標準計測室的特制玻片。
B.1.4 蓋玻片。
B.1.5 測微器:具標準刻度的玻片。
B.2 操作步驟
B.2.1 檢樣的制備:取定量檢樣,加蒸餾水稀釋至折光指數(shù)為1.3447~1.3460(即濃度為7.9%~8.8%),備用。
B.2.2 顯微鏡標準視野的校正:將顯微鏡按放大率90~125倍調(diào)節(jié)標準視野,使其直徑為1.382mm。
B.2.3 涂片:洗凈郝氏計測玻片,將制好的標準液,用玻璃棒均勻的攤布于計測室,加蓋玻片,以備觀察。
B.2.4 觀測:將制好之載玻片置于顯微鏡標準視野下進行觀測。一般每一檢樣每人觀察50個視野。同一檢樣應由兩人進行觀察。
B.2.5 結果與計算:在標準視野下,發(fā)現(xiàn)有霉菌菌絲其長度超過標準視野(1.382 mm)的1/6或三根菌絲總長度超過標準視野的1/6(即測微器的一格)時即記錄為陽性(+),否則記錄為陰性(-)。
B.2.6 報告:報告每100個視野中全部陽性視野數(shù)為霉菌的視野百分數(shù)(視野%)。
請輸入賬號
請輸入密碼
請輸驗證碼
以上信息由企業(yè)自行提供,信息內(nèi)容的真實性、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(yè)負責,環(huán)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。
溫馨提示:為規(guī)避購買風險,建議您在購買產(chǎn)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(chǎn)品質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