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(jù)業(yè)主提供的情況,確定本工程的設計水量為30m³每天。
由于沒有做水質檢驗報告,根據(jù)同行業(yè)信息資料:
設計進水水質為:pH=6.0-9.0,CODCr≤350mg/L,BOD5≤180mg/L,SS≤250mg/L, 氨氮≤30mg/L TN ≤45mg/L TP≤4.0mg/L。
針對該項目具體污水水質的特點,本方案擬采用常規(guī)的“A/O生物接觸氧化+MBR膜”工藝,該處理工藝較為簡單,操作運行方便,日常費用低廉,出水穩(wěn)定,主要設備為鋼結構,考慮到周邊環(huán)境和衛(wèi)生問題,故該污水處理工程決定采用全埋地式結構,上部覆土,種植花木、草坪,進一步美化環(huán)境。
SBR污水處理設備
間歇式活性污泥法簡稱SBR,是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,又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。與傳統(tǒng)污水處理工藝不同,SBR技術采用時間分割的操作方式代替空間分割的操作方式,非穩(wěn)定生化反應代替穩(wěn)定生化反應,峻清靜置理想沉淀代替?zhèn)鹘y(tǒng)的動態(tài)沉淀。它的主要特征是在運行上的有序和間接操作,SBR技術的技術核心SBR反應池,該池集均化、初沉、生物降解、二沉等功能于一池,無污泥回流系統(tǒng)。
具有如下優(yōu)點:
(1)工藝系統(tǒng)組成簡單、造價低。該主體設備只有一個序批式間歇反應器,無二沉池、污泥回流設備。調節(jié)池、初沉池亦可省略,布置緊湊,占地面積省。
(2)耐沖擊負荷,池內有滯留的處理水,對污水有喜事、緩沖作用,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機物沖擊,在一般情況下(包括工業(yè)廢水處理)無需設置調節(jié)池。
(3)運行效果穩(wěn)定,污水在理想的靜止狀態(tài)下沉淀,需要時間段,效率高,出水水質好。
(4)工藝組成簡單,運用處理設備少,可便于操作和維護管理。
(5)污泥活性在同個運行周期內,經(jīng)過不同的運行環(huán)境條件,污泥沉降性能號,SVI(污泥體積指數(shù))值較低,能有效地防止絲狀菌膨脹。
(6)運行操作靈活,通過調節(jié)各階段操作狀態(tài)可以達到脫氮除磷的效果。
本工程處理的污水為典型的生活污水,究其BOD/COD值在0.5以上,屬可生化性較好,因此擬采用化糞池--A/O生物接觸氧化工藝+超濾膜過濾工藝,該工藝操作簡單,運轉費用低,處理效果好,運行穩(wěn)定。是目前較為成熟的生活污水處理工藝,能有效地確保污水達標回用或排放。
AO系列污水處理設備
AO系列污水處理設備去除有機物污染及氨氮主要依賴于設備中的AO生物處理工藝。其中工作原理是在A,由于污水有機物濃度很高,微生物處于缺氧狀態(tài),此時微生物為兼性微生物,它們將污水中的有機氮轉化分解成NH3-N,同時利用有機碳作為電子供體,將NO2-N、NO3-N轉化成N2,而且還利用部分有機碳源和NH3-N合成新的細胞物質。所以A池不僅具有一定的有機物去除功能,減輕后續(xù)好氧池的有機負荷,以利于硝化作用的進行,而且依靠原水中存在的較高濃度有機物,完成反硝化作用,消除氮的富營養(yǎng)化污染。在O級,由于有機物已大副度降低,但仍有一定量的有機物及較高NH3-N存在。為了使有機物得到進一步氧化分解,同時在碳化作用處于完成情況下硝化作用能順利進行,在O級設置有機負荷較底的好氧生物接觸氧化池。在O級池中主要存在好氧微生物及自氧型細菌(硝化菌)。其中好氧微生物將有機物分解成CO2和H2O;自養(yǎng)型細菌(硝化菌)利用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無機碳或空氣中的CO2作為營養(yǎng)源,將污水中的NH3-N轉化成NO 3-N、NO 3-N,O級池的出水部分回流到A池,為A池提供電子接受體,通過反硝化作用消除氮污染。
污水由排水系統(tǒng)收集后,進入污水處理站的格柵井,去除顆粒雜物后,進入調節(jié)池,進行均質均量,調節(jié)池中設置液位控制器,再經(jīng)液位控制儀傳遞信號,由提升泵送至*生物接觸氧化池,進行酸化水解和硝化反硝化,降低有機物濃度,去除部分氨氮,然后入流O級生物接觸氧化池進行好氧生化反應,O級生物池分為兩級,在此絕大部分有機污染物通過生物氧化、吸附得以降解,出水經(jīng)MBR膜過濾后自流至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,沉淀池上清液經(jīng)二氧化氯消毒后回用或排放。
由格柵截留下的雜物定期裝入小車傾倒至垃圾場,二沉池中的污泥部分回流至*生物處理池,另一部分污泥至污泥池進行污泥消化后定期抽吸外運,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調節(jié)池再處理。
請輸入賬號
請輸入密碼
請輸驗證碼
以上信息由企業(yè)自行提供,信息內容的真實性、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(yè)負責,環(huán)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。
溫馨提示:為規(guī)避購買風險,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