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外線的殺菌過程是一個物理過程,其對微生物的遺傳物質DNA或RNA的直接作用幾乎不具有限制性,先已知的致病微生物都能在0.1-2秒內被紫外線殺滅,可見紫外線是廣譜的消毒技術之一。而且紫外線不會對水體添加任何物質,不會產生任何副產品,具有高效、環(huán)保、安全的特點。經紫外線消毒后,不存在二次污染及副產物,出水可回用于農田、林地等灌溉或回注水地下,實現(xiàn)資源化。紫外線分為UVA、UVB和UVC三波段,具有殺菌功能的是UVC,其中波長為253.7nm的紫外線殺菌能力強,一般對紫外線管的優(yōu)劣評價只要取決于該波段輸出的效能。
波長200-290mm的紫外線,可透過細菌或病毒的細胞膜對控制著遺傳現(xiàn)象和生物機能核酸(DNA)造成損傷,使它失支繁殖能力,從而達到殺菌的目地。
核酸(DNA)對于波長250-260mm的紫外線,有特別容易吸收的傾向。這就是為什么這種波長的紫外線殺菌能力強的緣故。按照要殺滅的微生物所需的紫外線照射量進行來菌處理,而又不使水質發(fā)生任何變化,在極短時間內進行一閃性滅菌,效果良好。而且,這種處理是在直管流通型的裝置內完成的。
優(yōu)點
紫外線殺菌器殺菌原理是利用紫外線燈管輻照強度,即紫外線殺菌燈所發(fā)出之輻照強度,與被照消毒物的距離成反比。當輻照強度一定時,被照消毒物停留時間愈久,離殺菌燈管愈近,其殺菌效果愈好,反之愈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