齊一生物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www.qiyibio。。com編輯報道!
一、實驗目的
了解生物顯微攝影的基本原理和裝置,以及照相暗室工作的基本過程。
二、實驗原理
顯微攝影是通過攝影裝置拍攝顯微鏡視野中物體影像的過程,它是*的一項常用顯微技術。它的基本原理是將標本的圖像,通過顯微鏡投射到感光材料(膠卷)上而成為*性記錄。
三、實驗儀器、材料和試劑
材料和標本:人類染色體標本,其它染色的生物標本片。
器材和儀器:顯微鏡、35毫米照像機、顯微照明裝置、自動曝光控制器、ASAl00黑白135膠卷、洗印和放大等成套的暗室設備。
試劑:D一72式普通顯影液、SB-1式停影劑、F一5酸性定影液。
四、實驗步驟
(一)拍攝前準備
1.光路合軸 使光軸與光束處于同一軸線上。
2.柯勒氏照明 使觀察的視野獲礙均勻而又充分的照明;防止雜散光對照相系統產生影響;使被攝物體不受熱,影象清晰。
3.物鏡與目鏡合理組合 依標本的不同和顯微攝影要求,物鏡與目鏡的組合有一定規(guī)范,如:拍攝人類染色體影像,采用高分辨率的100倍油鏡,配合10倍目鏡,可獲得良好分辨的理想放大影像。
4.調整視場光闌和孔徑光闌 使兩者與所用物鏡的數值孔徑(N.A.鏡口率)相等,所得的分辨力zui高;視場光闌一旦調好,不要再動,而孔徑光闌可隨物鏡數值孔徑的更換,做相應的調整。一般來說,把孔徑光闌的大小調成等于相應該物鏡孔徑像的2/3為宜,盡管喪失了少許的分辨力,卻能提高影像的反差、焦點深度和清晰度。
總之,上述作法是調整顯微鏡至*狀態(tài)。
(二)拍攝程序
拍攝是顯微攝影系列操作中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在鏡檢觀察中,發(fā)現需要攝下的影像應即時拍照。
1.開啟相機后蓋,安裝膠卷于照相機內。
2.打開顯微鏡照明裝置的電源開關,將亮度調至適當。
3.依個人的視力,調整攝影目鏡調焦環(huán)至“井"字線清晰。
請輸入賬號
請輸入密碼
以上信息由企業(yè)自行提供,信息內容的真實性、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(yè)負責,環(huán)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。
溫馨提示:為規(guī)避購買風險,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。